🌳【导语】接到“挖掘城市角落”的选题时,我攥着录音笔的手微微发汗。主编斜睨我一眼:“附近可以游玩的地方可不止网红打卡点,菜鸟,敢不敢扒点真东西?”
🕵️♀️ 我套上卫衣混入晨练人群,河滨公园的健身器材锈迹斑斑,跷跷板接缝处竟塞着外卖包装。举着自拍杆的博主们熟练避开镜头死角,对着滤镜里的樱花树比心——没人注意树根处“危树勿近”的警示牌。“这儿可是附近可以游玩的地方推荐榜前三呢。”遛狗大爷冷笑,牵引绳突然绷紧,泰迪犬正对着“网红野餐草坪”标识牌撒尿。
🏮【转折点出现在黄昏】跟着导航钻进青石巷,油纸伞与汉服店霓虹刺眼。卖麦芽糖的阿婆在抖音镜头前僵硬微笑,转身却嘟囔:“以前街坊买糖是为哄孙儿,现在要哄手机。”某书推荐的“百年茶馆”里,288元/壶的茉莉花茶喝着像香精,木质楹联上新刷的金漆还沾着我的指纹。原来所谓附近可以游玩的地方,早被流量啃成了空心葫芦。
🌃 夜市炒饭摊主突然拽住我手腕:“小妹拍完记得开美颜啊!”他掀开“网红脆皮五花肉”的保温箱,半凝固的油脂在手机补光灯下泛起诡异光泽。隔壁摊主正往“手工冰粉”里兑色素,塑料桶上还印着“工业胶水专用”。这条登上附近可以游玩的地方美食榜单的街道,此刻飘着的不知是孜然香还是冷汗味。
💡【最终我瘫在主编办公室】他翻着我偷拍的32G素材轻笑:“知道为什么派你去吗?老油条早麻木了。”监控视频里,河滨公园的樱花树在暴雨夜轰然倒地,压碎了那张薄荷绿野餐垫。
城市折叠镜 #
【评论】当滤镜成为景点准入证,真实反而成了违禁品。
评论1:华都小巷子评论2:常州大学城附近质量好的评论3:杭州哪里有服务评论4:聊城中村站街的阿姨叫什么